优秀事迹报告

2019-10-15 12:00:00 综合办

且行且思 且教且学

宿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2018年秋天我辞别了原单位,来到了万境水岸小学。这种辞别不是叛变,而是一种向往,一种更能接近教育梦想的向往。适应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学习并践行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接手一批新入校的学生,研究一套新的教材,这一切对我来说也如新雨后的初秋,欢喜而凝重,熟悉又懵懂。面对一群生命之初的新芽,不敢有半点怠慢,既怕自己老旧的教学经验伤害到他们又怕自己没有成型的理念耽误了他们,矛盾中懂得,唯有且教且学,且学且教才是正解。

“阴去为膏泽 ,晴来媚晓空”一年级的小学生有着他们的可爱,也有着他们的调皮。他们能带给我最真的感动也能制造出让我束手无策的麻烦。他们有最新鲜的颜色和最容易改变的姿态,所以想要让他们展现出美好,教育时机就是当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便是我这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练习说完整的话,都需要去指导培养。

开学至今约满三个月,细看长成处,既有欢喜又有忧。以本次交流反思为契机分析如下:

习惯养成之一,听。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秋风”来形容这群刚入学的孩子一点也不为过,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似一群小山雀活泼聒噪,记得在开学一周的一年级班主任总结交流会上,于娜老师曾说过一句让我很有启发的话“一个班级里只有纪律好了,尤其是上课纪律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现在想来深以为然,在这近三个月的相处磨合中我似乎也找到了能拉动他们的那根绳子,这绳子不是束缚,而是兴趣。要想让他们主动的跟着教学思路走就得充分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就以各种小游戏穿插其中,比如“海盗探宝”“摘苹果”“跑火车”等游戏。学习兴趣上来了,课堂效率就提高了很多,教者快乐,学者轻松,可谓两全其美也。

习惯养成之二,说。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听与说是每一个“社会人”必备的两项技能,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立足于此,着力去培养学生两方面的社会能力:一是在别人的话中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二是用准确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这三个月的语文课上,我逐步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说完整的话,对于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先思考5秒再去应答,这样表面上避免了课上那些无关问题的出现也养成了安静等待听别人说话并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因为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经过了小脑袋的反复思考,所以每一个问题都有了被解答的价值。

习惯养成之三,读。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一年级的孩子阅读最大的成就感和兴趣在识字上,通过每周二下午的阅读课就发现他们对于汉字有着天生的好奇感,拿出一篇文章让他们读,他们会第一时间告诉我:老师,这上面的字我都认识。他们眼睛里闪出的快乐提醒了我,借助阅读识字,再借助识字来阅读当有一种顺水推舟之势。于是我们借助一米阅读丛书及带拼音的绘本开始了我们的阅读计划。每天晚上阅读一篇短文(大部分是充满童趣的儿童诗)然后在阅读笔记上仿写诗歌或者写出自己的心得,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于是,每天早上到校后会在教室里听到他们叽叽喳喳的聊昨晚我读了什么,里面有什么有趣的地方,阅读又无形中带动了交流。虽然在短时间内看不到读书带来的成果,但我相信,会读书的孩子都不会太坏,阅读带着他们把根往深处扎,将来定能守得一片枝繁叶茂。

习惯养成之四,写。

“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教学中的写包括书写和意写。书写即写好汉字,意写指写好文章。一年级的小学生初步学习汉字书写,指导他们写好汉字尤为重要,从最基本的横竖撇捺到复杂的间架结构都需要悉心指导。然而很不幸的是我的字并没有达到可以直接指导他们的水平,每次讲生字或练字前我都得先去学习,练好了才敢在他们面前范写,于是每一次的练字课都显得很被动,边指导边改正。幸而那天在群里看到了付主任发的练字八步指导法,学生观察辨整体,教师分析论细详。范写指导求精准,学生试写要妥当。反馈择重再指导,学生复写求端庄。自评互评教师评,当堂展示带与帮。读完之后茅塞顿开,回看自己的写字指导为了追求效果,就把学生观察,自评互评都省略了,就出现了学生能看出自己写的不好看,但却找不到到底哪里不好看,擦擦改改。不光练字纸擦出了窟窿,学生心里也起了烦躁。有失误的地方就会有进步,在习字练字方面我还得继续学习,争取和学生们一起进步,也希望有经验的老师们能不吝赐教。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回首来万境水岸小学的这三个月里,有收获也有失误,但能静下心来分析得失,就是有价值的事。“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相信只要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且行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智慧。

借此与在座的所有老师共勉。